3、人员异动频繁度
核心部门一般来说都会随着组织而频繁调整,所以人员异动较大。
就拿互联网巨头京东来说,为了提高组织的灵活度,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通过末尾淘汰制及核心高管轮岗计划,来进行人员变动。
而非核心的部门则恰恰相反,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在岗位出现空缺时才会安排替补,平时很少会出现人员及组织的变动。
我所处的是公司边缘部门,该不该主动辞职?
核心部门固然很香,但也不代表边缘化部门就没有出头日了。与其焦虑自己是否该离职,不如一起来思考以下这几点:
1、部门是“真边缘化”还是“假边缘化”?
每个公司都有核心部门,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些核心团队和部门,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呈现出动态变化的。
也就是说,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核心部门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就拿商品开发制造行业来说,创业的初期是以研发为核心的,等到了成长期或成熟期,就会慢慢转为以销售为核心。
比如这次疫情,那些原本都倚赖线下门店的企业,现在也纷纷将资源转至线上开发。
所以,只要是发展潜力大,并且能够符合未来发展前景岗位和团队,哪怕现在处于边缘化,但之后也是会逐渐向核心发展的。
2、岗位的可取代性高吗?
核心部门虽然迅速帮人实现成长,完成增值,但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
因为往往这样的岗位都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量和KPI,是非常考验综合抗压能力的。
另一方面,像人事、财务以及综合部门等,虽说是远离了核心,业绩压力也相对较低的。但却更考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在日积月累的就业过程中积攒的“经验”与“技能”。
这些岗位,工作年限越长,经验值越多,可取代性也就在不断地降低,相对来说也更具稳定性。因此,在岗位长期深耕中,必须要注意自我增值。
3、企业内部能否进行转岗?
如果你现在所处的部门,恰好就是那种随时会被关停或取缔的“下行式边缘部门”,那在决定跳槽前,其实尝试一下“内部转岗”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相比较跳槽来说,转岗的柔软度会相对较高,并且更能避免长期待业的风险。
当然,内部转岗是有前提的,要求你首先必须能力要强,并且和双方的领导都有稳定的联系,样当你工作表现被认可的情况,就更容易收获转岗机会了。
不论如何,不要怕,企业中的转岗可比大学里转专业容易多了。
还记得索尼原副总“李曦”,刚进入工作时作为一名边缘化部门的小职员,最后通过“内部应聘”,转岗为索尼驻中国总代表秘书,才最终实现了职场上的一路高歌。
因此,即便是在非核心部门,我们也应努力去寻求曝光的机会,尽力让自己参加一些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才能拥有更多选择。
毕竟,比起去核心部门还是非核心部门这个问题来说,让自己让自己具备不可替代性、具备核心竞争力才更重要,祝你在职场上能走得更高且更远。
本期话题:
#你所处的位置是核心部门吗?#
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并发表己见,火速留言,等你来撩~
希望可以得到你的转发,让更多职场人一起加速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