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联读音(颔联读音是三声还是四声)

颔联读音(颔联读音是三声还是四声)

颔联是什么颔联是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

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培瞎唯(hàn)神败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就是律诗第二联,即三四句,一般要求对仗。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

扩展资料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配培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颔联

颔联的读音颔联的读音是什么颔联的读音是:hànlián。

颔联的拼音是:hànlián。注音是:ㄏㄢ_ㄌ一ㄢ_。结构是:颔(左右结构)联(左右结构)。

颔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颔联hànlián。(1)律诗的第二联(三、四两句),一般拆渗要求对仗。

二、引证解释

⒈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_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宋曾_《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第二联谓之_联,第三联谓肆慎之颈联,须字字对。”明胡震亨《唐音癸_》卷三:“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承为_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_龙之珠,抱而不脱。”

三、国语词典

律诗中第三、第四两句对仗工整,称为「颔联」。

四、网络解释

颔联颔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nlián,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宋曾_《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等均有相关记载。

关于颔联的成语

燕颔虎颈龙威燕颔藕断丝联雕玉双联虎头燕颔血肉相联燕颔虎须

关于颔联的词语

龙威燕颔珠璧联辉珠联玉映五窦联珠目使颔令燕颔虎颈燕颔书生藕断丝联燕颔儒生燕颔虎头

关于颔联的造句

1、颔联写出了梅花之魂,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2、尤其是律诗,总共八句诗中,又分为两两相匹的四个联句,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3、此诗除一、三字处偶有拗格外,其余全部合律,至于颔联用“旅雹脊流水对”。

4、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5、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颔联的详细信息

颔联怎么读颔联读作:[hàn lián],律诗中第三、第四两句对仗工整,称为「颔联」。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宋曾慥《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等均有相关记载。

词语分字解释

颔(hàn)

颔(颔)hàn(ㄏㄢˋ)

(一)、下巴颏:“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

(二)、点头:颔首。颔之而已。

联(lián)

联(联)lián(ㄌ一ㄢˊ)

(一)、连结,结合:联合。联结。联系。联络。联盟。联邦。联袂。联名。联想。联姻。联营。珠联璧合。

(二)、对偶的语句:对联。挽联。楹联。上联。下联。

(三)、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颔联造句:

1、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2、这首诗的颔联有些不妥,我们要改一改.

3、尤其是律诗,总共八句诗中,又分为两两相匹的四个联句,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5、颔联和颈联的写作要求最为严格,连一句之中哪几个字用平声、哪几个字用仄声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有的句子应“平起仄收”。

6、颔联写出了梅花之魂,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7、其赞画的表现手法虽然并无创新,但其中的颔联“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8、三字处偶有拗格外,其余全部合律,至于颔联用“流水对”。

9、这首带岁五律言辞简练,颔联兄册颈联对仗也十分工整,写景更是一绝。

10、但是最后一羡行宏首语气顿时一变,首联和颔联是对现状的形象写照,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才能不辜负家中慈母的殷切期盼。

11、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象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

12、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怎么读首联:[shǒulián],是律诗中的第一联。律诗共八行,一个逗号为一句,前两句即首联。首联一般平铺直叙以引诗题或以景起兴,烘托气氛。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直接点明诗题。

颔联:[hànlián],是律诗中的第二联,需要对仗,颔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山随平野尽,月入大荒流”(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锋掘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对仗,承接首联游览所见到的景色。

颈联:[jǐng lián],指的是律诗的第三联,需要对仗。颈也即脖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对仗,续写游览所见之景。

尾联:[wěi lián ],指律诗的第四联(七、八两句),不必对仗。以其居于一首诗的尾部渣基而得名。“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以故乡之水对自己的惜别再次点题,为诗进行了很好的结尾。

以上四联的划分适用于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扩展资料:

律诗中对颔联、颈联的特殊要求——对仗

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细草微风岸”没有谓语,第二句“危樯独夜舟”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如基谨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是词性要相对。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等。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和月名词对名词,都是天文词,垂和涌动词对动词,平野对大江,地理对地理,阔对流,动词对动词,非常工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

颔联读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颔联读音是三声还是四声、颔联读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57234.html

相关推荐

慈溪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电话
Best365官网登陆

慈溪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电话

📅 07-01 👁️ 2660
【图说】各种不同动物每天睡多长时间?
Best365官网登陆

【图说】各种不同动物每天睡多长时间?

📅 10-23 👁️ 1468
2025年PTN发展前景 趋势预测
Best365官网登陆

2025年PTN发展前景 趋势预测

📅 09-18 👁️ 223